第(2/3)页 拿出奏折和联名书,朱棣简单将事情介绍一番,让齐树春给出建议。 虽然是以百姓身份出现,但朱棣此时却和齐树春下达命令,必须要后者想出一个好办法。 “陛下,您是不想让汉王受到牵连,将汉王干净的摘出去对吧?” 看着朱棣平静的嘴脸,齐树春懂得皇上的心思,他想要的,只是自家儿子不受到任何影响。 而且联名上书的这些人,必须要得到严惩,才能满足皇帝的怒意。 “这些人我让余德暗中调查,他们都是和陈观有着暗中来往的大臣……” “陈观平日里收受官员重礼,黄金白银存在府中无数,怕是朕的腰包都没有他礼部尚书的鼓!” “若是将这些人全都一锅端,势必会影响到朝局运转,你有什么办法能两全其美呢?” 在和余德打听了这些事情后,朱棣怒不可遏,但想到牵扯的人员太多,一旦全都收拾,就没人来运转国策进行。 但不惩治这些人,朱棣肯定不能甘休,留着他们,在日后更会破坏朝堂的稳定性。 如此左右为难,让朱棣不知该如何是好,所以他只能拿着奏折,寻找这位众人上奏参议的常山伯。 “陛下为社稷着想臣理解,既然不能将他们一网打尽,何不让他们窝里斗,然后一个个拔除?” 齐树春也是思索一番后,笑着回应。 当下群臣激动,要是一网打尽,更会影响其余人的心思。 但要是一个窝里斗,让这些人互相踩踏,形成额外的小团体,既不影响朝局,又能让朱棣痛快。 “这件事谁是发起人,就去找谁,剩下的同谋,咱们统一调查,对外就说是揭发人戴罪立功,不予追究……” “那些被调查的人,自然会找到他们的主心骨,到时候皇上说什么都是对的,而主心骨怎么做都是错的……” “如此,害怕他们不会下死手互相撕咬?” 齐树春寻思着,这种办法和养蛊差不多,总得树立一个典型,让剩下的人群起而攻之,这边才能置身事外,最后收拾残局。 鹬蚌相争,渔翁要的不是看热闹,要的是省力气。 反正主谋肯定是来上奏的陈观,他们也不用费心再去寻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