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昆虫草木,犹不可伤-《龙神异界维和记》


    第(3/3)页

    我分析给你们听听哈:听到看到别人的短处,就像我们听到了父母的名称,耳朵虽然可以听闻,嘴巴却是不可以说出来啊!然而嘴巴固然不可以说出来,而耳朵也可以不去听闻,那么不就更好了吗!要知道那一个人没有缺点呢?如果把别人的缺点彰扬出来,则百度搜索“”看最新章节不免就会传播出去,减损了他人的声望,而又堕落了他人的*持,这种的罪过,究竟是谁该负责呢?如果不是肆无忌惮的小人,是绝对不做这种事情的啊!

    自己的优点长处,就应该像有智慧的商人一样,把他的钱财都深藏不露;如果将钱财露出来,就会有危险啊!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必定会有他的长处和优点;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懂得韬光养晦,涵养德性,这样日新又新,然后才可以成就自己的德行。老子说:‘有盛德的人,他们的容貌看起来,往往就像笨笨的样子。关于这个有这样一个故事,你们听下,看看有啥想法:唐朝永淳年间,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这四位名士,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初四杰,这四个人都是以文章而享有盛名。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们四个人的才华盖世,而且年纪又轻,将来从政做官,一定可以做到非常显贵的地位。可是裴行俭见到了他们四个人却说:‘读书人以后能不能够发达久远,鸿图大展;应该是先要看他有没有宽宏的器识,其次才是他的文章啊!王勃他们四个人,文章虽然好,但是多显得浮躁浅薄,喜欢炫耀自己的才华,这不是享有爵禄福报的根器啊!杨炯这个人还稍微显得沉静收敛一些,他能够善终,就算是十分的幸运了啊!后来这四个人的命运,果然如裴行俭所说的一样。卢照邻、王勃、骆宾王三个人都是早死,只有杨炯活的比较久些。

    太上感应经上讲的:遏恶扬善。

    他的意思是:我们应该遏阻人去做恶,以免得他渐渐的横行,那么别人就会受到他的毒害;另外应该要赞扬人的善行,使他更能够为善不倦,那么别人也都会受到他的导引。

    我分析给你们听听哈:凡是人之为恶,原来并不是他的天性所造成的啊!但若是一个人习惯做恶,污染太深的话,则很难再救他了。或是明知而故犯,或是不知而误为;弄到最后,却造下了弥天的罪业;分析他的开始,也只不过是当初的一念之差啊!然而每个人都有良知,当他最初开始犯错,恶念刚刚才生出来的时候,就应该要苦口婆心的劝导他、提醒他,甚至竭尽所能的去阻止他;那一个人没有良心呢?经过这样的劝导提醒,他能不改恶向善吗?即使是不幸,已经造下大恶的人,我若是能够至诚的感化他、遏止他、阻止他,那么他的善心未必不会不生出来,而毅然决然的洗心革面,忏悔洗刷他以前所犯下的恶业啊!

    太上感应经上讲的:推多取少。

    他的意思是:无论是兄弟分财产,或是朋友通钱财,都应该要推让,把多的部份,分给兄弟或朋友,自己则拿取那少的部份,让给别人便宜,自己甘愿吃亏。

    我分析给你们听听哈:兄弟之间,是骨肉天伦的关系,而财钱则是身外之物,更是应该要推让啊!佛在遗教经说:‘**多的人,因为他多贪求利益,所以他的痛苦和烦恼,也比旁人要来得多;**少的人,甚至他无所求,也没有什么贪欲,所以也就没有这么多的痛苦和烦恼了。

    很多时候兄弟之间因为一点点的私欲,或者利益闹得不和,反目成仇的比比皆是,兄弟呀就那么经不起考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