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节 夏后杼鼎-《从岛主到国王》
            
            
            
                
    第(2/3)页
    陈锐将地底收获的第一件陶器拿在手里,仔细观看。
    这一个夏代灰陶,作食器的簋,折沿平底,造型独特,在簋上面有方格、绳纹的纹饰,非常精美。
    陈锐将陶簋收进孕海珠空间。
    几分钟后。
    陈锐收获了第二个器物。
    这是一个玉钺,造型非常独特,与龙山文化的玉钺有些类似,
    长方形,两侧边缘出脊齿,刃略作弧形。
    “这是一个网格铜鼎,敛口,折沿、环耳,空心四棱锥状足,腹饰一周带状网络纹,铸工非常精致。”
    “这个是爵,青铜酒具,长流尖尾,束腰,平底,三棱足,独具特色。”
    ......
    将地底的器物收获完后。
    陈锐进入到真正的夏城地底遗址。
    陈锐发现了一个大鼎,这是一个大方鼎,长方,四足,鼎厚立耳,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以云雷纹为地,劲部饰带状饕餮纹,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
    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
    陈锐拿出一个卷尺,对着大鼎量了量。
    鼎高105.2厘米,口长112.5厘米,口宽75.4厘米。
    陈锐抬起大鼎掂量了一下。
    重量至少在700公斤以上。
    这个鼎非常大了。
    铸造这个重达700公斤以上的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这足以反应夏朝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
    陈锐在器内壁发现铸有铭文,21行450+字。
    陈锐将大方鼎收进孕海珠空间。
    为了搞清楚鼎的来历,陈锐也进入了孕海珠空间。
    首先,陈锐用水清洗掉鼎上的泥土,使鼎恢复到清亮锃新。
    然后用数码相机拍摄了器内壁的铭文。
    显示在电脑上,放大。
    结合甲骨文,周篆,象形字逐字释放。
    陈锐并不是古文字专家,且时间有限,458个字,陈锐释读出100+字。
    虽然不能解释铭文全篇,但铭文大概的意思懂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