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碰头会-《学霸神途》


    第(2/3)页

    “实验室其实是兼顾应用与理论研究,我其实是和许教授负责理论研究这一块,只不过因为我的工作性质的影响,所以偏向于数学这一块,而许教授也是纯粹的化学研究。应用这一块的研究,就交给张教授了。”

    “准晶体因为其特殊性,人们了解的并不多,所以前期的研究将会以理论的研究为主,应用方面可以跟进脚步,后期则以应用研究为主,但理论方面的研究也不能少。”

    “综合以上,我的想法是,我们实验室的定位将会是一个基础研究实验室,但与那些纯基础研究有所不同,我们会逐步加大对应用的研究。”

    许江和张扬听的很仔细,等到君信讲完之后,张扬才开口问道:“前期你对应用方面的投入是多少比例?”

    “前期的实验室经费这一块将会占据一部分,理论研究将会加上数学系批给我的一部分经费,两者加起来将会超过总经费的百分之七十五,第一年我们在应用上的研究将会占据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不过这个比例将会逐渐扩大,预计到1990年左右,应用研究将会与理论研究的经费相持平。”

    “这点我没有问题!”

    “那我还有一个问题,学校对我们的实验室有没有什么硬性的要求,比如说发文章什么的?”许教授扶了扶眼镜问道。

    “嗯,这个要说没有的话你们也不相信。”君信苦笑了一声说道,“不过校长倒是非常开明,他并没有对我的实验室提出硬性的要求,不过虽然学校刚没有,但我们实验室自己有。”

    “说说看?”

    “我们实验室刚成立,占用了学校的太多资源。虽然以一篇Nature文章来说,这些资源是完全足够的。不过躺在功劳簿上从来不是我的性格,所以,一年之内,我们三个课题组必须要拿出足够的成绩,我的底线是SCI文章起码不能低于四分。”

    “这…”张扬有点迟疑。不是他办不到,一个新兴学科的兴起,只要抢到时间,就算是做应用的研究也有可能出成绩,但问题是以君信的分配方法,应用型研究所占据的资源相对不足,短时间里面如果要发一篇4分的文章,也许几十年后做起来很轻松,但是80年代的中国嘛,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了。

    对于张扬教授的问题,君信自然了解,应用的研究从来都是那种耗时耗力,见效慢的研究。以准晶体的研究为例,谢赫特曼当年发现铝锰合金的时候是1982年,发表文章的时候是1984年。然而法国和日本的科学家分别在实验室中制造出新的准晶体的时候,已经是五年后的1989年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准晶体的研究的困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