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扩军之议-《凉州辞》


    第(2/3)页

    然而这个方法唯一的缺陷就是,初期这些开垦的荒地还未产生收获的时候,需要大量的先期投入。平心而论,李延昭最为担忧的也是郡府无法拿出这笔巨大的先期投入,安置不妥,从而使这些流民生变,由衣食无着的流民,变成无恶不作的暴民。

    若到了那时,且不说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弹压。光是这些本来可用作建设的民众,转而变成破坏者,这样毫无必要的人力损失,才是李延昭最觉扼腕叹息的事。

    而将这些流民中的手工业者集中至郡城与各县工作,其余大部编为辅兵,也可解决一部分现实问题。首先大量的基建工程,便可征发辅兵来完成,如此一来可解决一部分流民的吃饭问题。至于辅兵之外的丁口,便同其余老弱妇孺一同开垦荒地,这样要不了两年,他们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还能成为新的赋税来源。

    “新编骑卒,可由流民青壮中选取一部,不必皆由赵都尉麾下步卒充任。”李延昭看了看赵程志紧皱的眉头,终于对帐中两人道。

    赵程志听闻李延昭出言。虽然言下之意仍然需从他所部步卒中抽调一部,然而李延昭已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让步,他倒也不好再说什么。而且正如杜杰所言,步卒择优充任骑卒,本就已是军中常例。于是赵程志本来紧皱的眉头,亦是渐渐舒展开来。

    杜杰眼见赵程志面色有变,似是已不反对扩军之意,连忙趁热打铁道:“既然如此,便依李卒长所言,新选骑卒一半由步卒营所出,一半由流民中选取青壮。待得郡府将流民众安顿妥当,便着手施行此事罢。”

    随着杜杰宣布散会,李延昭如蒙大赦一般,快步走出了大帐,直奔自己营地而去。

    过不几日,郡府果然将流民中的手工业者选出,送至郡城之中,充任到各个作坊中去。剩下的流民,除去五百来户选为军户者,余皆成为阴氏在永登县设立的坞堡之中的荫户。

    这年代,各大世家在家族所属领地之上,多半置有坞堡。世家所属的民户只纳粮给这些世家,而不向官府纳税。使得这些世家领地,俨然便是独立王国一般的存在。

    此次流民入境,广武太守也有意将这些流民纳入郡府治下,并且择其青壮充任郡兵,然而苦于府库存粮有限,决计无法负担全部流民在取得收成之前的衣食问题,加之居于永登县的阴氏族长,又前去广武郡治,要求太守将流民分给他家做荫户。于是双方便达成了某种默契。

    太守从流民之中选取了五百左右青壮,充任郡兵,将其家属暂时安顿在郡城及永登、枝阳两县中,暂且作为军户,青壮入军中操练,余者分给荒地,准备春耕开垦事宜,衣食暂由郡府供给。暂定当年秋收之时纳税一成,第二年两成,第三年三成,往后便纳税三成。

    流民们对这种安置结果,已是感到满意。随着春季到来,亦纷纷在郡所的安排与治理之下,开始了春耕一应诸事。

    而选为世兵的青壮们,亦是纷纷编队入营。步卒与射声营各分二百人,骑卒营百人。除此之外,步卒营亦是选拔了百余人精壮士卒,连同一名百人长,两名队率一同调归骑卒营统辖。

    李延昭的身份也是水涨船高,由本来统辖不到百人的一介百人长,晋升为统领三百来人的骑卒百人将。太守巡营之时亲自为他配了新的印绶,使得乍然升官的李延昭倍感受宠若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