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基金会的分工-《小城女律师》
            
            
            
                
    第(2/3)页
    这样基金会一成立,就有了50万元。
    这笔钱如果放在大范围的救助机构里,无异于是海中一粟,但是在黄家,可以预测到十年至二十年期间应该是够了。
    那时想必下一代哪怕只有一两个成才,也有新鲜的血液输入了。
    因为捐助人员多,且孩子纷纷表示以后也会捐助,则外嫁的女儿受惠的孩子改为两代,象刘青和四万的孩子也在范围内。
    黄海晶的孩子都已成人没有读书,黄海晶的孩子则多延续一代。
    而外嫁的女儿第三代孩子如果再捐赠,且金额较多,则她以下两代孩子也在受助范围内。
    类似这样有益的额外条款有几条。
    整个基金会的章呈有三十页,从组织架构和选举方法,还有基金的维护和运作都有详细的条款,细拟的条款不亚于股份有限公司的章呈。
    基金会的第一届会长就是黄志新,继任也选好了,黄一鸣,他也是具体事务的执行者。
    哪个孩子能获得奖学金,哪个孩子要借款,能借多少的钱,都由他审核。
    就是款项有点麻烦,这么一大笔钱,要由谁管理?
    黄一闪自告奋勇举荐自己,却遭到众人的一致否定。
    开玩笑,这笔钱要是交给他管理,岂不是把老鼠送进米缸里。
    “怎么不行,如果由我管理,我就拿这笔钱去承包后山,相信十年里,这笔钱就能翻一倍。”
    黄一闪对自己的计划有一种迷之自信。
    他就不明白了,这么好的项目,为什么商洛宇和黄一曦至今没有点头答应。
    “我这可是为我们家好,要不是怕你们说肥水不落外人田,我分分钟找好投资者。”
    黄一闪还信口跑火车了。
    骗谁呢,众人不约而同地撇撇嘴,这几年就没几个大佬敢投资山林。
    又不是没看到这样的例子,九几年的时候,龙眼和荔枝一斤可以卖到十几元,有多少大佬投资山林,最后都血本无归。
    黄一闪被拒绝了,黄一鸣管事不能再管钱,黄一电是艺术家看不起钱,四个男孙子就剩下黄一雷了。
    黄一雷不由地挺挺胸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