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黄一暗眼睛有点酸涩,她突然发现,她之所以能过轻松惬意,都是因为有这个师父在前面顶着。 看到黄一曦有点动摇,吴青意再接再厉,“这个职称和律师人才库,还有更大的用途,前些日子岭南省高院和岭南省检察院前些日子向社会发布公告,面向岭南全省的执业律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党政机关从事法律工作人员公开选拔6名法官和5名高层次检察人才。” 这事黄一曦也听过,也听同行议论过,只是她不知道,这和职称和律师人才库有什么关系? 吴青意从他桌上的一份文件夹里拿出资料,念给黄一曦听。 “参加公开选拔的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除具备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规定的任职基本条件外,还需满足政治素养、职业操守、业务能力与从业资历等资格要求,且有一条,律师报考的应实际执业5年以上并有二级以上律师职称。” 黄一曦有法学硕士学位,四级律师已经满五年,早就可以申请三级律师,如果比赛取得名次,很快就可以二级律师,达到公开选拨的硬性要求。 英美法系中,法官一般从资深律师中选拔,比如受其影响的香江《基本法》第92條規定,香江特別行政區的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應根據其本人的司法和專業才能選用,並可從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聘用。 因此,要擔任法官,必須具有司法和專業才能。在實踐運作中,法官必須具有在香江或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取得的專業法律資格及相關經驗。較高級的法官一般從香江傑出大律師中聘用,或者從司法機構內部或律政司高級人員中提升。 国内没有这个法律规定,要培养一个法官、检察官非常困难,法院系统、检察系统的法官、检察官缺口较大,案多人少的问题突出。 为了让更多懂法律的人进入司法系统,中办印发了《从律师和法学专家中公开选拔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办法》,但一直没有实际操作过,岭南省选拔成功后,想必很快向全国推广。 原来法官培养的路径,是从大学里选择优秀毕业生,经过5年书记员训练,通过考试,成为助理审判员,再经过约10年左右培养,成为审判员,这样一个花15年左右培养法官的方式。 现在增加了一种渠道,就是从社会上遴选律师、法学教授做法官,今后法官有两类,以第一类为主,第二类(社会遴选)为辅,他们在一起工作,除了对法院、检察院人力资源的一个有力补充,还会产生很重要的积极效果。 比如,直接从事的法官,对法条的专注、对判例的掌握、对内部司法口径的熟悉程度都比律师熟练,而律师途径选拔的法官,对业务流程、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的可能原因、各方诉求等,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参考,所以很多问题讨论起来特别能够碰撞出火花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