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技术会议-《回到古代开书院》


    第(2/3)页

    这事,不知怎么传到了范茗耳中。理所当然的,范茗疏远了方家,和傅振羽一头扎进活字印刷的大业。从铸字开始,制作砧板,印刷,脱模,一样不落地学起来。

    傅振羽跟着看了几遍后,招开了一次技术会议。第一件先问老师傅们:“这字模制作起来颇为费事,且不耐用。不知有没有别的物件可代替这泥模?金银铜铁的,或是几样合到一起,哪个块又结实就用哪个!”

    门姓老师傅说:“圣朝矿少,因为缺铜,铜钱都不怎么造了,才叫外来的金银占了半壁江山,铜制活字,怕是不得。”

    无语片刻后,傅振羽问:“那铅呢?我记得胭脂水粉里头就有这个的,这个总不缺了吧?”

    拿那个来制作模子?门师傅想了想,道:“铅太软,不及泥好用。”

    傅振羽不知道具体原理,但记得混合物硬度够,便道:“精面有嚼劲,高粱面没有。二者掺和到一起,就成了另一种面劲道味道都不同的面。门师傅试试?”

    门师傅不知她怎么突然说到面了,见问,不解道:“试什么?”

    范茗都看不下去了,道:“让你把铅和其他的掺一掺,看看能不能让它硬一些!夫子,要不我来试?”

    傅振羽拒绝:“你还有别的事。”

    “何事?”

    傅振羽见门师傅在琢磨,便同范茗说起另一件:“一匣子的字全靠人压,力道不均匀,压不出来的字也不尽相同,又极其费力。你试着做一个放模子的架子,然后从别处操控,让你我随便一压就能印出墨相当的字。”

    范茗想了想,道:“一板泥字,也没那么沉,这个,意义不大吧?”

    傅振羽说:“一板不沉,八板呢?用大纸,一次印制出八板,再进行裁剪。和一次出一板,这一天的出书量,是不是就翻了数倍?”

    这下,不仅范茗反应过来,印刷的洪师傅激动起来了!裁纸本来就是必须的过程,现在只不过是改到后头,因此他立即道:“不说快八倍,至少快个三五倍。若有需要,东家尽管开口!”

    比门师傅不知活了多少倍,傅振羽却没有因此对门师傅有意见,而是对门师傅道:“印刷的架子学自提花机,筹字却无路可寻,我会同门师傅一起做。且,我已让我家老爷寻找海外的法子,我们也便不会比印刷慢。”

    门师傅立即道:“东家放心,若有人已用了别的法子,我瞧一瞧,多试几次,必定成事的。”

    傅振羽含笑颔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