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手问题-《回到古代开书院》


    第(2/3)页

    傅振羽正要开口说话,突如起来的反胃,让她收口。

    不过一瞬间的皱眉,顾咏言都没错过。顾咏言以为她是着急,便温声道:“便是师父也不到二十岁,师父如今身子不适,不必着急。我记得李宗延,还有师父很看中的赵麟,都是不错的。这几年我们先打个底子,待他们出来,正是扩张用人之际,时间倒是刚刚好。”

    傅振羽慢慢吞吞地咽着白开水,压住反胃后,舒展眉心,轻轻地“嗯”了声,旋即拿出提前准备的计划书,丢给范茗。

    那份计划书,顾咏言昨日已看过。

    总的目标是创建全民男性蒙学,整体以出仕为目标,能在九年内,童生三试哪怕只过了县试的,也继续走这条路子。反之,九年都过不了童生试的,则要转学其他职业学院,比如水利学院、军事学院、医学院、建筑学院、农学院等等。

    范茗看罢,忽略各种奇葩学院名字,指着九年后要转学那句,道:“这个有意思。”

    “嗯?”

    傅振羽和顾咏言同时疑惑出声,表示不解。

    范茗解释:“我见过读了一辈子书都不成的,而今想来,确实不如早早改做其他。”

    这是重点吗?

    顾咏言直接说出口,说完还道:“重点不应该是那些军事学院、农学院吗?便是不读十年书,一样可入军、种田。现在师父偏要他们先读书,再入军拼性命,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会愿意吗?”

    范茗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顾咏言,道:“这还不容易?将来只要从军事学院结业的,入军后从军官坐起,多拿银子不说,还学了更多保命的本领。这军事学院不仅能办,还要收高额的束脩才行!至于农学,所有县都有负责农事的官吏。我们的人脉够了后,塞人进县衙,不在话下。”

    不得不说,范茗的脑子非常活络。

    军事学院那里傅振羽没有补充,农学院不然,她说:“同样种玉米,有的亩产二石,有的三石,这里头也是有缘故的。弄清楚原因,所有玉米都亩产三石,不是更好?再有,京郊能种植的东西,比江南少了许多。那是不是真的就是所有的东西都不能种?有没有能挪过来的?不说京城,还有辽东。辽东那么多土地,是不是也可以用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