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湖新生-《回到古代开书院》
            
            
            
                
    第(2/3)页
    这部分的声音根本不足为虑,更多的是担忧:“只招三十个人呢,你没银子,有的是有的。只怕大家都出得起四十两,他们也不全收。”
    这是事实。
    僧多粥少啊。
    也有人道:“他们书院去年就没收人,一个书院怎么可能这么点人?不会是,有人走后门吧?”
    傅山长听见,气势瞬间矮了一截——他私下确实收了傅家堂的四人。
    林俭最了解自己的姑父,忙道:“师父是山长,做主收几个人,并没什么要紧之处。”
    傅山长问林俭:“之前招生,也是这么多的人?”
    忆往昔,林俭面带苦笑,道:“我们之前,没有人,需要四处找人。师父,马上开场了,你来宣布吧。”
    在林俭等人的陪同下,傅山长站到门前的高台上,一声锣响过后,傅山长紧张地背起了开场白:“傅某代表书院上下,多谢各位到来。只是书院师资有限,只能再增三十人。现在,我说一下基本参加条件。通读四书五经,稍后核对籍贯后,入内参加考核,只取前二十名。另有十名,留给出不起束脩之人,这十人同样需要参加考核,同取前十。”
    下头的人这才知道,不是三十名,是二十。
    本府的人还好,外府的人赶了几百里路,提前数日赶到,竟是这么个结果,着实让人烦躁——凉棚和凉茶,都降不下来的燥。
    钱文举、韩末也都来了,只在门房里窝着;同样窝着的,还有傅振羽。韩末很想出去替师父撑场面,被傅振羽拉住:“六师兄若是出了这门,未来几年就留下陪我爹管着书院吧。”
    韩末苦读十几年才读出来,怎可能留下?
    “你就不担心师父?”
    “还好,只扩增三十人,担心有限。”傅振羽如是说道。
    外头,林俭站了出来,对下头人道:“我是副山长林不丰,主管书院杂事。同今科高中的师兄和师弟一样,跟着师父读了十年书了,如今不过是个秀才。是以,你们便是来了南湖书院,一样要苦读,一样可能落第,还请诸位三思。”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倒是安静了许多。
    不知哪个道:“林先生之言,我等明白。我们来南湖求学,求的是更高的可能,并不是觉得,来了书院,便能高中。”
    其他人纷纷应和。
    这人又道:“南湖书院看起来大得紧,只留二十个名额,是不是有些少?”
    这才是重点,于是,附和的浪潮更高了。
    林俭坦然承认:“书院会对每一个学子负责。在现有的夫子、房舍、饭堂,共增三十人尚可,增五十人都有困难,必对一部分照顾不周。与其如此,不如让各位去寻那更好的出路。”
    钱文举点头,道:“林师弟还可以。”
    韩末“嗯”了声。
    这样负责的书院,其他人就更想来了。于是,开始给书院出招:“不是还有一个月开课吗?房舍不够加盖,其他不够的人,再去他处寻找。”
    旁的林俭都认可,只一条:“南湖书院的夫子,都是经过特训的。外招的夫子,至少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才能适应这些。今年南湖书院会培养几个夫子,明年扩招。”
    林俭做出了他能做的承诺。
    这时,一长相普通的中年男人,站出来道:“林夫子,我来做个夫子,你们多招二十人,可否?”
    傅振羽听音略熟,对钱文举道:“我怎么听着,这是庞教喻呢?”
    钱文举没好气道:“我哪里知道庞教喻是哪个?”
    “你是?”林俭恭敬地问着。
    庞敬道:“庞某乃府学教喻,两个月前,才从傅夫子的培训课中结业。林夫子若是不信,可同傅夫子确认。”
    早有小厮过来与林俭:“庞教喻今年三十有七,去年吊车尾中的举,从前在私塾教过,被府学聘过去不到一年,完全符合南湖书院对夫子的要求。”
    这样的能耐,来南湖书院做什么?
    为高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