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专事专办-《回到古代开书院》
第(2/3)页
她不说,傅山长也猜不到,只问自己的疑惑:“你在苏州时,可不是这样的不懂事,怎一回到家里,就先和孩子闹腾上了?”
面对傅山长的逼问,林氏只好耷拉着脑袋,说了句不清不重的话:“在苏州是借居,哪能没点眼色。”
傅山长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你这是打量孩子孝顺,就使劲揉搓?小羽不仅是你的女儿,也是我的女儿!你这样待她,可曾顾忌我的感受?”
“嗯?”林氏不解地看着傅山长。
“你可知,爱屋及乌?”傅山长提醒她。
只听得什么屋什么屋的,林氏哪里知道啥意思,毫不犹豫地摇头。
傅山长第一次觉得妻子没文化,实在是太可怕了。现教来不及,傅山长只好说起了白话:“才成亲那会,我喜欢吃米,你想方设法弄米来蒸饭;我喜欢穿玄色的衣服,你不给我做第二种颜色的衣服,各个按照我的喜好来。我一直把小羽放在心尖,你为何不照做?”
“那怎能一样?闺女是人,又不是物件!”
“是啊,那是物件还要重要的存在,你怎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去伤害?”傅山长追问。
“可是,可是,我是她娘——”林氏因为回转不过来,极其委屈,再次落泪,哽咽到不能语。
傅山长看了直叹气。
枕边教妻,他是不会了,还是让岳母来吧。
次日一早,林老太太就被请进了书院,听了女婿几嘴,立即就晓得事情了,在听见傅山长自责时,忙道:“是我惯坏了她,倒叫女婿和外孙女受累了。现在改还不晚,我来说。”
不大会儿,正房就传来了林老太太慷慨激昂的怒斥:“你脑子呢?没脑子就算了,也没心么?说闺女不向着娘家,你向着什么了?这个家里头,举人是姑爷,银子是外孙女赚的,你有什么用?你不在的时候,你闺女一个月给你侄儿二十两银子,你呢,每年拿着闺女给你送过去的银子,想着给了你老娘添点什么了么?守着苏州那样多好东西的地方,你倒是让人送匹绸子回来也好啊!姑爷这样的女婿,满汝宁府也找不到几个!你就作吧,作到了姑爷和外孙女,不再给林家一厘一毫,就满意了是么?”
“我是她娘!”老太太说的再多,林氏只吐了这四个字。
“打你肚子里出来就了不起了是么?既这么说,你是我肚子里出来的,我把话放这,外孙女的事,从此以后,你一件不能插手,一言不得反!这是我这个当娘的,对闺女的要求!做不到,就喊我娘,我死了也不要你披麻戴孝!”
“娘!”林氏不甘地叫着。
老太太借机道:“既叫我一声娘,便是听进去我的话了。等下我让人把你哥哥、儿子都叫过来做个见证。”
林老太太,才是那个说一不二的主。
不允林氏反驳,直接办成了此事,林舅舅显然不赞同,但是反驳他娘,他还没那个胆子;傅振商觉得这样不太好,但见林舅舅都没吱声,也没反对。
毕竟,姐姐是个再好不过的了。
傅振羽陪傅山长逛了一遍书院,回到后宅听到这样的信,一声叹息,对傅山长道:“我总算知道娘的性子怎么来的了!”
那口吻淡出天际。
傅山长问:“怎么来的?”
“外祖母呗,只训,不教,如何能成才?”
傅山长若有所思,仔细回想了下,他娘在世的时候,跟大儿媳妇置气,拿小儿媳妇撒气,也是没教过妻子的。至于自己,从来宽以待人,对妻子也没什么要求,以至于形成眼下的局面。
“积习难改,小羽,怕是要委屈你了。”傅山长怜悯地看着女儿。
傅振羽笑了笑,道:“有外祖母这番话,娘那里定不似从前。只有一事,还望爹爹同意。”
“你说。”
“我一直弄书院,没管内宅的事,一直托给郭伯母的。去年在苏州,见娘比从前分得清,我就想着她回来后,让郭伯母教一教,便让娘自己管着。如今看来,竟是不大合适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