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正统闺秀-《回到古代开书院》


    第(2/3)页

    为了不让媳妇担责,林俭当即厚颜无耻道:“也不止这一个缘故,说到底,是孙儿贪图享乐,不想早添个烦人的小子。”

    林老太太拔高音量,道:“哪有什么烦人的?生下来,我看不来,你娘还不行吗?”

    还真不行。

    他娘不识字,养不了几岁,还是要丢给他们夫妻的。就像当年,他被丢进学堂一样。不过,孩子都是没影的事,同老人家掰扯这些,犯不上。只要祖母不找他媳妇的事,他才不会多事。

    是夜休息时,见凤氏闷闷不乐,林俭便知是孩子的事让她为难了,少不得宽慰一两句:“我是真不怎么想早生孩子,你若想生,且不怕累,我们两个找大夫调理下身子,生一个便是。我把话说在前头,我们两个的孩子,定然不要祖母和娘看的。”

    “为啥?”天下间,哪有生了孩子不给爷爷奶奶看的?凤氏不解地看着林俭。心说,相公不会是读书读傻了吧?

    林俭把自己摔在床上,道:“她们不识字啊。”

    “我也没认几个。”

    “你不一样,你学字态度很好,学得也快,孺子可教那一种。再学上两年,教孩子不成问题的。”

    凤氏在书院这小一年,得闲也认了几个字,虽不多,天赋目前看来不错的。而林俭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从前便有的“言传身教”理论是其一,但居功甚伟的,非傅振羽莫属。

    傅振羽没生过孩子,但养过一个弟弟。

    傅振商打未开口说话,傅振羽就对他进行耳濡目染的教育。开口学话,学的都是诗文,这比旁的孩子,不知早了多少步。因而,傅振商的天赋如何不说,学习底子、学习环境是极好的。都不用傅振羽去说,林俭这个外人,看都看的明白。

    看的明白,才有了今日这样匪夷所思的林俭。

    林俭不和妻子说更多,只道:“你去丝织坊便是,顾夫人不比小羽,人家那才是正统的闺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