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仓子坚耐心地回答:“所有书院都是这样的规定。因为书院的学子,皆以过童生三试、中秀才,中举人为目标。而四书没学完之人,无法参加县试。” 问话那人听了这样的回答,脑子里一片浆糊。只能隐约明白,书院和私塾不是一回事。再问下去一定会显得自己蠢了,一想到这种可能,那人明智地合上了嘴巴,退出了讨论圈。 仓子坚眼睛未动,眼神却已将周边扫视一圈,见无人说话了,他上前对姚里长见礼,又对姚小安道:“你母亲为你四处奔波,恰书院正好招人。现在,我们随意出题考校一下,你若过关,我们再去谈束脩;若不过关,安心奉养母亲妹妹。你,可做的到?” 也就是说,自己真的有机会继续读书了?姚子安心动不已。可他听了仓子坚先前的话,这会儿也知书院和私塾不同,便有些紧张。舔了舔嘴唇,喉咙动了三次,姚小安方道:“嗯,请先生出题。” 仓子坚颔首,转头对顾咏言道:“你来出第一题,四书里随便问他一段。” 顾咏言想了想,开口:“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变声期少年的声音不怎么好听,吐出来的话,也没几个人听得懂。但他话音响起的那一刻,有一半人在嘀咕:“真是个小子呢。” 紧张的姚小安,脑子里没有旁的声音,只剩这熟悉的内容,完全是下意识地,他非常自然地接道:“这一段出自《孟子.万章》,乃咸丘蒙问亚圣之言。亚圣对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第一句还有些紧张,说到后头,姚小安已彻底镇定下来,一口气多接了好几节而不自知。他的对答如流,让村民更加沉默。 待仓子坚听够了,方打断姚小安:“可以停了。” “嘎?”被打断的姚小安愣了一下,方反应过来,道,“好。” 仓子坚又对钱文举道:“你来考他试贴诗。” 不等钱文举想好题目,怔了一瞬的姚小安飞快说道:“这个我不大擅长。” 仓子坚想到某种可能,问他:“可是未曾学?” “是,谢夫子只教了两次的试贴诗,我便开始守孝了。” “试贴诗都不会,经文与姘文两样,自然也不会了?”这么问话的仓子坚,格外严肃。 虽只接触了不多久,姚二娘子也知仓子坚的重要性。见他不满意,姚二娘子急得瞬间出了一脑门汗,催促儿子道:“小安,快说你会。” 姚小安为难地摇了摇头,对仓子坚道:“那两样,我不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