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的明星艺人就算代言了其他服装品牌,平时穿的私服也有不少是星潮的产品。 而且,徐清可以自信的说,同样的价格,买其他高奢服装,挑不到比星潮看上去更值当的了。 有了明星的带动,很多有钱人也渐渐的选择了星潮的高奢产品。 可实际上,星潮的主要收入来自面对普通消费者的平价潮牌商品,这玩意的量不是高奢能比的。 照理说这一块业务没有跟着丸子团名气增长而增长,是对丸子团如今名气的一种绝对浪费。 可无奈的是,徐清不得不浪费。 星潮和其他服装品牌不一样,从它诞生开始,大家就知道这个品牌和丸子团的关系。 所以,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明星创立的品牌。 明星做实业翻车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了,所以徐清这些年一直在强调星潮的质量问题,因为但凡质量上稍微拉胯一点,就会被大众解读为明星割粉丝韭菜。 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性,徐清反而不能和其他品牌一样,不停的找明星代言提高曝光度。 一方面是丸子团和星潮深度绑定,不可能找其他明星代言,除非是一些男装产品。 第二方面,丸子团粉丝的基数太大了,如果强行加大宣传力度的话,大肆嚷嚷着让大家去星潮买衣服,到时候粉丝一冲动跑到店里去扫货刷量。 “吃相难看”这四个大字,就得扣在徐清和丸子团的脑门上摘都摘不下来。 偏偏这种事情徐清还没法避免,他开门做生意,总不能规定消费者一次性只能购买多少多少东西吧? 退一万步讲,就算规定了门店的消费数量,星潮的门店那么多,还有线上的门店,粉丝真的想扫货,有的是办法。 这种事情都不用多,只要有那么一两个粉丝扫货,以徐清和丸子团如今的名气,这个事情马上就会闹得人尽皆知,然后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徐清对粉丝敲骨吸髓。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星潮的平价那是相对于其他潮牌动辄一件T恤上千甚至几千的价格来讲的。 在面对类似于网购的那些平价服装来讲,星潮的价格还是偏高一些的。 真要有个刚出社会几年家庭条件一般的年轻粉丝去扫货,那消费起来,绝对会超过他的承受能力。 到时候徐清估计就得承受和游戏公司面对偷父母钱充值的未成年一样的舆论压力了,这是无妄之灾,徐清可从来没有想过割粉丝韭菜,他赚的已经够多了。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集资刷量的操作手法,这个更是让徐清避之不及。 所以,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自己跑过来陪着齐溪拍照做个间接的侧面宣传。 当然,以上是针对国内市场,在国外徐清的顾忌就少多了,该怎么宣传就怎么宣传,该加多大的力度加多大的力度。 这是一个角度问题,在国内加大宣传,说不定会被说成割韭菜。 可要是在国外,那丸子团说不定还成了创业典范,粉丝搞不好还得拿出来夸一夸,说她们很厉害。 同样是粉丝跑去扫货,国内的粉丝干徐清收获的只能是恶评,而且会有人不断揪着这个事情不放。 可要是有国外的粉丝疯狂购买,国人说不定还觉得徐清是在为国争光。 而且,这种事情在外国人看来,只要自己就这个事情发表个声明,事情很容易就过去了。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种事情在哪都行得通,所以,操作手法自然是不同的,人总是对“外面的和尚”要宽容一些的。 当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徐清都不希望有人搞这种事情,因为没必要。 想到这里,徐清对着齐溪说道:“慢慢来吧,事情已经安排下去,稳着走就行了。” “可是星潮现在的店都是直营的,生产线也一直在增加,马上又要在九个国家增加门店,现在的资金压力很大啊,还是得想办法在国内提提销量,总不能没钱了让星堂出钱给它周转吧。”齐溪有些担忧的说道。 现在星潮的压力主要就是集中在国外的门店开设上,这个成本确实不小。 但是这个成本又得花,店不趁着现在多开点出去,以后说不定就没机会开出去了,这是丸子团出海计划的一环。 依托于星潮原本在海外的若干旗舰店,开设更多的门店,辐射更多的消费者。网购虽然是趋势,但想把品牌做大的话,线下门店必不可少。 “没到那一步呢,现在就是赚的少了点,离没钱还差得远,就算真的要补钱也没关系,只要门店开下去了,迟早能赚回来。”徐清开口说道。 说完之后他继续说道:“行了,早点睡吧,我琢磨琢磨怎么在国内做点看上去自然一点的宣传,现在最主要的事情是你们打歌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