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汤化龙实际是共和、民主、统一等进步党系的党魁之一,背后有袁世凯撑腰支持。众议院议长选举时,在袁世凯的收买和分化活动帮助下,他经过三轮选举才勉强击败国民党的吴景濂。 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随“宋案”之后,另一件搅动民国初期政坛的大事发生了。 因为,也就是在国会选举的这天晚上,国务总.理赵秉钧、财政总长周学熙、外交总长陆征祥在北京汇丰银行大楼里正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代表进行一场卓绝艰难的谈判,双方代表一直谈到次日凌晨,才将各项条款最终议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善后大借款”。 善后大借款是袁世凯以办理善后改革为名,向国际银行团贷借的长期巨额借款。双方交涉已久,最终在一九一三年四月有了结果。 清**在宣统三年与美国资本团、 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签订的清**为改革币制和振兴实业借款一千万镑的合同(资金到位仅十万镑清**就垮台了)。 袁世凯为摆脱民国初建时资金困难的处境,为处理善后问题,策划将这笔贷款改为民国北洋**的“善后大借款”。 北洋**许诺借款以盐税为担保,并把四国银行团列为北洋**借款的优先权国家。 袁世凯起初要处理的善后事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结束南京临时**,首先是遣散南方的军队; 二、偿还积欠的外债和赔款; 三、履行对逊清皇室的优待条件。 四、整顿北京的统治机构,加强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统治力量; 简言之,就是解决革命中所产生的或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袁世凯以全国领袖自居,急于以解决这些问题来建立他的新统治体制和统治秩序。所有这一切都需要钱,而北京**本来就已濒临财政破产的边缘,一时又无法打开国内财源,所以只好向外国告贷,而最方便的乞求对象就是四国银行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