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文娱业的幕后大佬》
            
            
            
                
    第(2/3)页
    庭院和屋内竟然漆黑一片!
    正当他踌躇不定之时,就听见有人喊道:“学长,这边!”
    是张春林。
    沈亦泽循声看去,只能看见一个模糊的轮廓。
    “搞什么鬼?开灯啊!”
    他大声喊。
    张春林小跑过来,解释道:“线路烧了,今晚只能摸黑了。走吧,进屋吧。”
    “真假?”
    沈亦泽打开手机自带的手电筒,打量对方一眼,确认他装扮正常,没有装神弄鬼的迹象。
    两人往院中走去,沈亦泽戒备地四下照了照,警惕地问:“他们人呢?”
    张春林却不答反问:“学长,几点了?”
    沈亦泽一怔,下意识看向手机,说:“12——”
    话音未落,庭院各处的灯光同时亮起,突如其来的亮光刺得沈亦泽眯起了眼,没等他有所反应,屋门被人刷的推开,一道纤细的身影率先冲出来,竟是张秋林!
    这小丫头怎么也来了?
    他刚生出这个疑惑,就见张秋林突然抽出藏在背后的手向空中一挥,七彩碎屑在空中纷扬,她笑着,大声说:“泽哥,生日快乐!”
    身旁的张春林显然早有预谋,只等他妹妹说出这句“生日快乐”,立刻放起生日歌。
    舒缓的歌声中,徐凤阳托着一个小小的蛋糕从屋内走出,王晓东和赖天歌紧跟在他身后。
    沈亦泽只觉得脑子嗡的一下,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8月14,是啊,今天是原身的生日,也是我的生日。
    他已经太久没过过生日了,竟愣是没想起来。
    他扫一眼大家,忽然觉得鼻子有点发酸,赶紧清清嗓子,故作轻松地说:“唉哟,你们真是……干嘛呀,多大的人呐,还过生日!”
    徐凤阳笑道:“你要宅在自己家里,就不给你过了,既然来了我的地盘,那怎么也得表示一下!”
    张秋林吐槽道:“泽哥,你看看他买的蛋糕,还没我巴掌大,也太没诚意了!”
    徐凤阳略显尴尬地说:“我这可是拿私房钱买的!在你们嫂子眼皮底下藏点私房钱可不容易,我已经尽力了!”
    赖天歌不乐意了:“嘿,你这话说的,好像是我不让你买大点的蛋糕似的?我说没说过给你转点钱,是不是你自己不要的!”
    “是是是,我的错我的错。”徐凤阳秒怂,“不说这些,赶紧的,许愿,吹蜡烛!”
    沈亦泽便久违地许了个愿,然后呼的一下将蜡烛吹灭。
    蛋糕确实很小,大概只有6寸,一人一口就没了。不过他早过了吃蛋糕的年纪,老徐的心意他已切实收到,这就够了。
    在场的人中属张秋林最注重仪式感,还特意准备了一个礼物,因为别人都没准备,她便私下悄悄递给沈亦泽,神秘兮兮地说:“我打听过了,学姐夏天特别喜欢戴这种帽子,你戴着它上节目,肯定加分!”
    沈亦泽拆开包装,竟是一顶满头大汗的人脸帽,属实搞怪,想想杨九安戴着这顶帽子满校园走的情景,忍不住暗暗好笑。
    这个礼物实在有心,张秋林平时大大咧咧的,想不到还有这么细心的一面。
    他十分认真地说:“谢了,我很喜欢。”
    ……
    时间一天天逼近9月。
    有人说,紧张源于重视,慌张源于准备不足。
    沈亦泽现在就既紧张又慌张。
    他不是没追过女孩,但紧张到难以集中注意力,这还是破天荒头一遭。
    就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他竟会对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女孩在意到这种程度,明明没有接触,可越是了解她的过去她的生活,就越是喜欢她这个人。
    他说不出具体的原因,就觉得很合,眼缘合,三观也合。
    也许喜欢一个人本就是如此,月老的线,丘比特的箭,你要讲得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那才奇怪了。
    既然无心工作,那干脆就别工作了。
    8月底,他彻底放飞自我,将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召集起来开了个会议,明确地告诉他们:“本老板要去追爱啦,公司就交给各位了!”
    他对着节目的拍摄流程表,仔细核对他的约会计划,确保没有疏漏,又向江怡宁、赖天歌反复确认计划落实的情况。
    8月28日,周六,8月的最后一个周末。
    沈亦泽提前挑选约会礼物,
    第一次约会是男约女,由男嘉宾匿名送礼物,女嘉宾根据个人喜好挑选。第一季送的是衣服,第二季改成了包包。
    出门之前他已经想好了要买什么,但谨慎起见,他仍叫上张秋林,让她帮忙参谋参谋。
    结果张春林也跑来凑个热闹。
    一行三人在湘南路逛了整整一天,才终于买到令沈亦泽满意的东西。
    张春林显然没想到陪男人逛街也会这么苦,晚上吃饭的时候忍不住说:“何必这么麻烦呢?她不是想拍纪录片嘛,你不如把她招进咱们公司,让她负责这一块的业务,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谈恋爱多方便?”
    沈亦泽正色说:“第一,公司不鼓励办公室恋情,我身为老板,自然应该以身作则。第二,公司还没有这方面的业务和规划,纪录片的人力成本高,制作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短期内都不会考虑。”
    张春林不以为然:“你是老板,规则也好,规划也罢,不都是你说了算吗?你既然这么喜欢她,为她破破例又有什么关系?”
    沈亦泽皱起眉头,敲敲桌面,一脸严肃地说:“春林,你的想法很危险。我是喜欢她,我也会尽我所能去追求她,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会为她背弃原则和放弃底线。而且以我对她的了解,我相信,她也绝不喜欢这样的做法。”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