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方却刷地一下子把字帖合拢了,宝贝似的揣进怀里,唯恐谢长安要抢走似的。 谢长安好险才忍住没翻个大白眼。 你站在我的书舍里,手里的字帖还没给钱,理论上还是我的东西,给我看一眼至于抠成这个样子?! 伙计把谢长安拉到一边,小声地说了来龙去脉:“掌柜,我今天不是去代购《载道》吗?我还在后面排着队呢,忽然听见前面有人说传世战诗是苏案首作的《侠客行》。我多机灵,当场就跟大家说了咱家新的字帖,案首亲笔,收录了《侠客行》,还有《春江花月夜》。” 谢长安明白了,难怪一大早冲进书舍的读书人差点把他的铺子给掀了。 谢长安心里顿时有些怪苏小小,他就是个普通商贾,他不懂诗词,很正常。 苏小小这个作者能不知道自己做出了战诗?怎么也不提前提醒让他早做点准备? 谢长安一转头,看见面前赔笑等夸的伙计:“快,立刻通知印刷厂,让他们印,印到我说停再停。” 这边安排了印刷,那边赶紧安排分销,能开新店的地方开新店,不能开新店的地方就谈合作。 谢长安忙得脚不沾地,饭都顾不上吃,只在喝水续命的时候能够想起来感慨一句。 “咱大余府能有苏案首,真是青州之幸,大周之幸,人族之幸,我长安书舍之幸。” 几乎是同一时间,远在盛京的陶婉也看到了《载道》。 一早,陶婉就跟着姜君斐来到文院。 文院门口,等待《载道》发行的读书人已经排起了长队。 陶婉坐在马车里,车子远远地就停了,她没有下车的意思,隔着长窗对外面的姜君斐柔声道:“姜公子,人多眼杂,我就不过去了,劳烦你帮我带一份《文报》。” 县试文会之后,姜君斐与陶婉又见过几次,知道这位新找回的公府四小姐有些“内向”。 便如现在这般,明明已经到了文院门口,她却不愿意下车,转而要别人帮忙。 “陶小姐客气了。”姜君斐点点头,同意了。 陶婉目送着姜君斐的背影。 姜君斐很快走近文院门口,加入了排队的队伍。 队伍中不少人认出这位首辅家的公子,同他攀谈,他都会礼貌微笑回应。 姜君斐生得相貌堂堂,脊背挺直地站在一群读书人中,显得尤为出众。 一张温润恬淡的脸,有魏晋隐士之美,难怪能成为盛京四少之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