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着实是让他心中震动不已。 自是不打算再拖下去。 手中攻势愈发猛烈。 但顾琛却始终都是那般专注,将他的攻势全都挡了下来。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状态。 就是这种状态,让他的无敌之心更加浓郁。 而就在数十合之后。 他更是完全就稳住了局势,与祖茂之间相互攻杀的有来有回。 “快!去宰了他!” 袁术表情愈发阴沉,猛地开口下令。 他不打算再等下去了。 孙坚虽是对祖茂有着绝对的信心,但想了想后也只能再次让程普等人杀去。 “子琰,快退!” 关口上立刻传来响声。 顾琛自是不会恋战,眼看着有人再次冲来,他猛地勒紧马缰,直接避开了祖茂的一击,快速退回关口,同时还不屑的笑道: “尔等奸贼,不过尔尔!” “既敢于叫战,难不成还想以多击少?” 攻心! 他始终都未曾忘记要提振己方的士气! 此话一出,整个虎牢关内顿时便爆发出了一声声的呐喊。 祖茂的表情愈发难看。 持刀直指顾琛:“黄口小儿,可敢再与某家决死?某当以尔颈血祭刀!” “哼!” 顾琛横槊立马,冷眼睥睨道:“今日你穷尽气力,不过与我堪堪战平——” “安敢妄言?” 他不屑一笑,“他日斩你之时,定于你墓前刻“冢中枯骨,妄撼泰山”八字!” 说罢,顾琛也不顾祖茂等人如何。 当即便直接重回了关内。 “攻关!攻关!” 祖茂彻底动怒了。 顾琛的这一句话,同样也激怒了其余人。 “攻关!” 袁术也是怒喝。 众人皆是没有拒绝,顾琛刚刚表现出来的战力,让他们都感觉到了一丝不安! 大战瞬间开启! 但虎牢关作为险关。 本就有着地利,且如今守军军心大振,又岂是这么好踏破的? 整个联军,竟一时真的被挡在了此地。 而就在这种状况之下。 洛阳忽然传来消息,有一人竟想见顾琛。 虎牢关大营。 “荀彧拜见公子。” 看着眼前这个一身儒生气的男子,顾琛微微点了点头,道:“不知荀君有何计要教我?” 荀彧的名头他自然还是听过的。 如今的颍川荀氏,于整个天下之间的名望亦是不低。 荀淑乃是孝和皇帝时期之臣,同顾熙一般,曾被刘肇重用。 而荀淑的子嗣们,显然要比顾氏的第五代子嗣要强得多,族中子弟更是有着“荀氏八龙”的名声。 可谓是名极一时。 就连这荀彧在少时都被名士评为了“王佐之才。” 就连顾熙昔日都曾夸赞过他。 只可惜的是因其娶了中常侍唐唐衡的女儿为妻,这才没有得顾熙提拔。 对于这荀彧突然要见自己。 顾琛倒是有些意外。 闻言,荀彧丝毫不乱,并未直接回答,反倒是灼灼的看着顾琛,反问道:“在此之前,在下想问公子一个问题。” “公子可想扶汉?” 扶汉? 顾琛皱了皱眉。 其实在顾氏如今的几代子弟之中,第六代子弟对于大汉的感情是最弱的。 因为从他们记事时起。 便是刘志刘宏这种弃用顾熙的君王。 若不是有着顾熙的影响在,以顾氏的教育来看,他们就不可能会对大汉有什么感情。 “公子无需多虑。” 荀彧看着顾琛,似乎猜出了顾琛的心思,轻笑道:“在下指的不是当前陛下。” 他岂能不知道顾琛已经杀了何进何太后? 无论结局如何。 刘辩此生已经没有什么指望了,他已经被他的母亲所拖累了。 不仅仅震慑不了世家大族。 同样也彻底失去了顾氏的支持。 闻言,顾琛顿时便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他饶有兴趣的看着荀彧,沉默了一下反问道:“我顾氏何曾负过大汉?” 荀彧不置可否,微微点了点头,旋即再次朝着顾琛躬身一拜:“既如此,在下虽不才,但愿追随公子,共扶汉室。” 荀彧的这种态度确实是让顾琛有些意外。 荀氏的影响力可不低。 要说如今这种局面,荀氏完全没有参与其中,那绝无可能。 顾熙的改革,可是直指世家大族。 这种情况之下,荀彧又怎么可能来支持自己? “荀君此乃何意?” 他紧紧的盯着荀彧,沉声问道,眼神无比凌厉。 “公子勿虑。” 荀彧轻轻叹了一口气道:“昔日在下还不理解顾公何以改制,如今想来此乃救汉唯一之计。” “然如今只叹顾公已逝。” “天下时局将乱,大汉即至名存实亡之实。” “在下观公子之能,或可再救大汉,此乃亦是在下为宗族所虑之策。” 荀彧的表情十分认真。 顾琛紧紧的盯着他,沉吟了片刻,问道:“荀君有何计策?” “弃洛阳!” 这一次,荀彧没有半点的犹豫,直接将自己想法全都说了出来。 “当今时局,四方诸侯决不会轻易让公子兄弟归京。” “顾公就算真留有打算。” “也已经全然失策。” “且只要公子在洛阳一日,四方诸侯世族便会齐心。” “但只要公子离去,情况自会有变。” 他语气微微一顿,摇了摇头道:“因利而聚,便会因利而散,此乃顾公昔年说过之话。” 弃洛阳? 顾琛诧异的看着荀彧。 其实他也已经有了这般想法。 虎牢关虽看似牢不可破,但实则不然。 世家大族的兵力占据着大优势。 而反观他,兵力只有这么多。 四方的顾氏子弟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赶得回来,如此下去显然只会落得一个城破人亡的下场。 顾琛可不是一个迂腐之人。 时移世易,他必须要随着局势而做出种种判断。 “公子.” 荀彧见顾琛没有开口,再次说道:“公子也无需担忧群臣借天子之名,污顾氏之名。” “顾氏声望如山,绝非短时间内可以撼动的。” “而且” 荀彧语气微微一顿,犹豫了一下后才接着说了下去:“公子可携传国玉玺而出!” 传国玉玺! 顾琛的眼神微微一变。 荀彧此话他明白了。 就是放弃刘辩,择日再立新君。 一瞬间,无数的思绪不断从脑海之中涌出。 顾琛可是本来就没打算助刘辩的。 荀彧此话确实符合他的心思。 他沉默了片刻,再次开口:“届时诸侯定会寻玺.” “假玺。”荀彧似乎早已想好了对策,再次道:“国库之中,美玉甚多。” “可寻工匠,制出假玺。” “只要公子再拖些许时日,便可做成此事。” 顾琛再次陷入了沉思。 而荀彧也并未心急,默默等待着顾琛的选择。 顾易此时也是颇为意外。 荀彧这种心向汉室之人能在醒悟时,支持顾氏倒也合理。 他只是没料到荀彧竟然会想到这种办法。 很显然,顾氏的存在已经彻底影响到了很多人。 顾琛并不是个犹豫的人。 在沉思了片刻之后,他便微微点了点头,灼灼的盯着荀彧道:“好!” 并州。 丁原正率领着麾下部众直奔洛阳而去。 作为寒门出身之人,丁原如今自是要前往洛阳助阵。 但只可惜,他这一路行军亦是不算顺畅。 如今的天下叛军已经不仅仅是世家们的私兵了,各地的流民相继起事,这种风头已然不可阻挡。 而乱军的出现。 就注定会影响到丁原的进军速度,看着中原送来的消息,他只感愈发的惆怅。 “义父,贼人已破!” 这时,一声嘹亮的喊声从帐外传来。 只见一人浑身浴血,手持着染血的方天画戟,踏步从帐外走了进来。 “我儿英勇。” 丁原点了点头,口头夸赞了一句并未给予什么赏赐。 见状,吕布的眼神之中顿时便露出了一丝不满。 但丁原却始终未曾注意到这些,只是接着道:“只叹我军行军速度受阻,若是不然以我儿之勇,定可助顾公一臂之力。” “义父放心!” 吕布眼神之中不满迅速消散,十分自信的说道:“区区乱军,不过土鸡瓦狗尔。” “义父且让我领军,为义父开道!” 吕布的语气始终都是那般激昂,充满了自信。 “不可行事过急。”丁原摆了摆手,拒绝了此事,“我儿虽勇,但长此以往下去,大军战力定会受损。” “还是保持速度,捷力行军便是。” 吕布眼神之中再次闪过不满。 他总觉着丁原这是在挡他建功之路。 区区乱贼杀了便是。 丁原从始至终都未去看吕布一眼,随后便安排起了大军行进之事。. Ps:这章不短吧~ 月底了,跪求月票,鱼只求稳住新书月票第六就可以了,跪求兄弟们支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