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现在好了,皇帝陛下金口一开,他致仕已成定局,偏偏还不能离开这个是非争斗之地,何苦如此啊? 白白丢了兵部大司马这个高位,还被困在京师不得离开半步,指不定哪天就会遭到小皇帝的清算! 这一次,真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刘大夏心态崩了,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谢恩领旨。 “老臣叩谢陛下隆恩!” 说完这句话后,刘大夏颤颤巍巍地起身,随即无视众人复杂的目光,无比落寞地离开了此地。 兵部尚书刘大夏,执掌天下戎政的大司马,先帝爷的心腹重臣,就这样被解除了职务,逐出了朝堂! 甚至,还不能离开京师归乡! 在场群臣都不是傻子,自然不会相信小皇帝说的那些好听的话! 什么“硕德之臣”,什么“为朕解惑”,全都是些屁话! 小皇帝之所以将这刘大夏留在京师,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日后清算! 这一刻,李东阳跪伏在地上,已经因为恐惧而开始颤抖了。 直到此刻他才终于反应了过来,小皇帝和中山侯的目标,从一开始就不是他李东阳,而是刘大夏! 为什么? 因为他李东阳充其量,不过也只是个内阁大学士罢了! 内阁大学士,地位确实尊崇,但那是建立在内阁的票拟之权上面! 正因为内阁阁老拥有票拟之权,可以对文武百官的奏章帖上浮票,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从而影响皇帝陛下的决策,所以内阁阁老地位才会日益尊崇,所以朝堂缙绅才会渐渐地归入内阁麾下! 但是,他李东阳只是内阁大学士啊,不是内阁首辅! 内阁首辅,是循吏刘健! 甚至除了刘健之外,还有一个次辅谢迁! 说到底,他李东阳现在,其实并没有什么实权,全方面都被内阁首辅刘健给压制得死死的! 相比之下,刘大夏比他更为重要! 毕竟,刘大夏是兵部尚书,是执掌天下戎政的大司马! 刘大夏的一句话,可以决定很多军民的生死,但是他李东阳做不到! 小皇帝和中山侯,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从一开始,他们的目标就是刘大夏,而非他李东阳! 小,丑,己! 似乎是为了证实李东阳的想法,朱厚照直接开了口。 “其他暂且不论!” “今日刘大夏致仕,兵部尚书一职空缺,按制当于廷议时廷推!” “不过眼下诸位爱卿都在场,所以也不用等什么廷议了,现在就开始廷推吧!” 自土木以后,文臣缙绅把持朝政,按照制度,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诏令廷臣会议,以共相计议,衡量至当,然后报请皇帝,取旨定夺,其有关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谓之廷议;其有关人事升补任用之拟议者,则谓之廷推。 当然,廷推这等大场面,肯定是用于高级核心官员的,比如六部尚书、通政使、都御史、大理寺卿九卿大员这种级别,才有必要进行廷推。 群臣公推二或三人,由皇帝取决任用。 内阁首辅刘健率先举荐了一人,正是当年因为刘大夏的缘故,被弘治皇帝打压不得重用的刘宇。 紧接着都御史屠勋举荐了一人,兵部左侍郎熊绣,正是那个刘大夏的心腹党羽! 随即天官马文升也开了口,举荐兵部右侍郎许进,正是小皇帝和汤昊选中的人选! 看着三位巨头争吵不休,三方势力角逐下场,争夺这个兵部尚书的位置,汤昊也忍不住来了兴趣。 “陛下,臣不才,毛遂自荐,愿为大司马,替陛下执掌天下戎政!” 此话一出,全场皆寂。 短暂的沉默之后,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呵斥声和争吵声。 整个大殿里面的群臣,这一次全都开口了,枪口一致对外,矛头直指中山侯汤昊,瞬间将他骂成了狗! 还毛遂自荐? 还想做兵部尚书? 还想替陛下执掌天下戎政? 你汤昊怎么不上天啊你! 老夫今日骂不死你,就是你汤昊养的! 今日第二更,汤日天想做兵部尚书,不过好像抵制很大,读者朋友们多多投票多多订阅,万分感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