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东阳这话并不假,或者说事实就是如此。 汤昊这个莽夫说出去了又能怎样? 都察院里面那些科道言官,可全都是文臣缙绅,难道他们还会跟着这汤昊弹劾自己二人不成? 都察院因为职权特殊,所以自成一派,以都御史屠勋为主。 得益于弘治皇帝广开言路,从谏如流,致使这些科道言官大多都是些正直敢言之士,朝堂骨鲠之气大涨! 再说了,汤昊可是武将勋贵,本就与文臣缙绅不对付。 哪怕他故意宣扬此事,刘大夏和李东阳完全可以反咬他一口,称他故意跑到这内阁来撒野示威,又诬陷攀咬朝堂重臣! 到了那个时候,随便鼓动驱使一些科道言官上奏弹劾,这汤昊只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至于刘大夏和李东阳,每人背后都站着大量堂官部臣,难道还会因此被逐出朝堂? 不可能的! 这些个道理,汤昊自然也明白。 李东阳不愧是李东阳,这份临危不乱的急智,确实让人心惊。 “怎么?” “本侯就不能来这文渊阁?” “只是恰巧撞见你们的密谋罢了,本侯这就叫“撒野”了?” 汤昊面不改色,继续开始输出。 听到他这话,刘大夏和李东阳都是眉头一皱。 刘大夏本就十分厌恶这个汤昊,此刻面对其故意挑衅,自然无法忍受,当即脸色铁青地开了口。 “汤昊!” “伱不要以为仗着陛下的宠信,就可以为所欲为!” “今日一事,老夫定会上奏弹劾于你,绝不会就此罢休!” “好啊!”汤昊无所谓地笑了笑,“那本侯等着你!” “不过在此之前,大司马还是得把新军该有的钱粮兵甲,送到东官厅大营去!” 钱粮兵甲! 他果然是为此而来! 刘大夏和李东阳对视了一眼,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笑意。 回到李东阳之前那个问题,为什么历代皇帝明知道京营团营积弊日久,明知道京军日益糜烂,有心整饬军务最后却是只能听之任之? 因为京军糜烂,是除了大明皇帝之外,各方势力都想要看到的结果! 再说的直白一点,京营团营之所以糜烂,武将勋贵和文臣缙绅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比如役使军士,比如侵占粮饷,比如倒卖军械…… 京营团营糜烂,更有利于他们从中谋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