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一章:陛下明察秋毫-《明朝败家子》
            
            
            
                
    第(3/3)页
    再加上,王守仁弓马娴熟,武功又厉害,有他在,方继藩放心。
    “很好,你们速速准备,此事,定要绝对保密,明日拂晓时分,动身。”
    ………………
    次日拂晓,此时通州城里,还是一片死寂。
    弘治皇帝一行人,已是穿着寻常差役的衣衫,在萧敬的布置之下,趁着夜色,出了行在。
    整个通州城,不知何缘故,依旧是没有任何的动静。
    走在街面上,弘治皇帝见此清冷,眉头皱的更深。
    这沿途,都是禁卫,好在萧敬手里头有奉命办事的腰牌,倒也无人敢要刁难。一直远远的离开了行在,禁卫才渐渐的稀少。
    弘治皇帝寻了个幽禁所在,才换上了一身常服。
    彻底的出了牢笼,弘治皇帝才有了一股清爽的感觉。
    方继藩则左看看,右看看,看着这通州城,仿佛每一处地方,他心里都在算计着,这里若是拆了,规划一个豪宅区,那里若是有个大戏堂该有多好云云。
    这是职业习惯。
    通州城因为通衢,所以并没有城门,沿着运河而行,渐渐的,有些人烟了。
    人们似乎并不关心,陛下圣驾的来临,运河上,许多百姓已经开始忙碌。
    沿着运河,是一片低矮的木屋,放眼看去,见不着尽头。
    此时,偶尔有屋里亮了灯,弘治皇帝行了不久,却在一个屋里,突的传出了哭声。
    弘治皇帝驻足,这哭声,是个妇人那儿传出来的。
    萧敬立即明白了陛下的心思,便想上前去探问。
    弘治皇帝却是上前踱步:“我去看看。”
    方继藩显得很无奈,陛下还真是一个好奇宝宝啊。
    似乎……什么都是新奇的。
    众人拍门,片刻之后,门开了,便见一个汉子,背着行囊,而两个妇人,却已是泪水涟连,一个年老的妇人,显然是汉子的母亲,而年轻的,显是他的妻子。
    汉子看着外头八九人,一时愣了。
    弘治皇帝不知怎么打话。
    却是方继藩激灵,方继藩道:“我等是做买卖的,听这里有人哭泣,以为出了什么事。”
    汉子脸色缓和起来,抖了抖肩上的包袱,行礼道:“只是俺正欲离家务工,娘和妻子舍不得,所以哭泣,并没有出什么事,大清早的,让人见笑了。”
    弘治皇帝下意识的道:“噢?务工?去何处务工?”
    汉子愁眉苦脸,似乎这时,没有心情去回答弘治皇帝的问题,且自己的母亲和妻子,此时还伤心的厉害,便觉得弘治皇帝失礼,忍不住没好气道:“自是去保定府,还能去哪里?”
    ………………
    第四章送到,还有,虽然腰有点疼,不过不打紧,继续吧,看看能写几章,月初了,求保底月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