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您知道的,我们正在取胜!”温特将军说,但声音略显空洞。 从一开始,温特将军就做好从三个方向说服意大利加入协约国的准备: 一、意大利与奥匈帝国有利益冲突,比如奥匈帝国一直占着意大利的特伦蒂诺省。 二、协约国将承认意大利所有在战斗中拿下的德国或奥匈帝国的土地。 三、同盟国正在多线作战,西线、东线、海上、还有加利波利,这使其狼狈不堪败像微显。 前两点没问题,桑理诺很大方的表示认同。 但第三点…… “我们对此还有疑虑,温特将军。”桑理诺毫不掩饰自己的担忧:“同盟国的确多线作战,但他们却稳住了西线并在东线占上风,至于加利波利方向……” 桑理诺收住了嘴,他知道温特将军是加利波利战役的前线指挥官,而它此时正陷入困境。 “一旦贵国参战马上就会改观。”温特将军胸有成竹的说:“这几个方向已经耗尽了同盟国的兵力,据我们的情报显示,奥匈帝国在与贵国交界处只布署了不到10万的兵力,你们可以轻松击溃他们进而使其崩溃。” 意大利至少能动员起上百万军队,100万打10万,哪还有不胜的道理? 温特将军想,这将会是推倒同盟国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但桑理诺依旧迟疑,这不是桑理诺对意大利军队没有信心。 再没信心,10倍的兵力优势也不会有问题。 问题在于,如果意大利这边赢了而加利波利或东线输了,意大利就会因为加入协约国而遭到德国和奥匈帝国的疯狂反扑,这可不是意大利所乐见的。 思虑再三,桑理诺回答:“我同意您说的,但我们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将军,我会尽力说服他们的。” 典型的外交辞令,温特将军心下一叹,这意味着依旧没有实质性进展,他们依旧决定观望。 …… 回到“伊丽莎白女王”号后,温特将军将谈判的经过如实向海军大臣报告。 他忍不住在电报里抱怨了声:“我不明白他们在等什么,参战然后获得胜利,如此简单,可他们就是不愿意。” “恰恰是因为他们担心无法获得胜利,将军。”海军大臣回复:“他们想知道自己没有站错队。” 第(1/3)页